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李宏作为全球第七大对冲基金运营服务商的创始人亲眼目睹了对冲基金在危机期间的浮沉以及后来行业的变迁。参照中国报告网公布《2017-2022年中国基金市场需求调研及十三五投资方向分析报告》对于经济金融市场而言,“七”或许是一个逃不过的劫——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7年的次贷危机。转眼间,2017年也早已过半。在2007年危机后的十年间,对冲基金行业堪称经历了“范式切换”(paradigm shift),特别是在是美国,从以较低波动亲率、超额收益(alpha)而热卖卖座,到危机时遭到重创,再行到后来的策略失灵、归还规模创纪录,现如今,对冲基金行业开始逐步转至一个新的均衡。在此期间,也有不少顶级基金经理认识到了在美国市场提供超额收益的局限和亚洲市场的潜力,争相“垦荒”亚洲,中国的投资基金证券基金和对冲基金母基金(FOHF)也逐步转入了加快发展期。“虽然这段经历很伤痛,但对于危机还是不愿讲,却是‘以史为鉴’。”在次贷危机十周年之际,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桐湾投资管理咨询董事长兼任总裁李宏(Jeff Li)。如今主攻跨境另类资产投资服务的他,是两场危机的亲历者——1997年,他供职于享有两位诺奖得主和一名美联储前官员的对冲基金——长年资本管理公司(LTCM),曾任高级架构师和策略师;此后,李宏重新加入高盛集团的股票分析策略部与程序化交易部兼任副总裁。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李宏作为全球第七大对冲基金运营服务商的创始人亲眼目睹了对冲基金在危机期间的浮沉以及后来行业的变迁。